Andrew D. Zelenetz, MD, PhD,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医学信息学副主席、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专家组主席,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教授。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专家组主席。在2015年NCCN 20th年会上,Zelenetz 博士做主题报告“B细胞淋巴瘤新兴治疗选择(Emerging Treatment Options for B-Cell Lymphomas)”。现撷取Zelenetz 博士报告的重点内容与大家分享。
淋巴瘤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①针对肿瘤细胞治疗:如谱系限制性抗原(如CD19, CD20, CD37)、关键信号通路(如BCR、TCR、 CXCR4/5‐CXCL12、NFκB、细胞凋亡)治疗;②肿瘤微环境调节和免疫调节,使免疫反应成为可能(如来那度胺),克服耐药。
1、靶向细胞表面分子
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Obinutuzumab
Ⅱ期GAUSS研究是第一个比较Obinutuzumab与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B细胞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疗效的头对头研究;研究显示Obinutuzumab治疗反应率更高;二者早期PFS相似;除了Obinutuzumab组输注相关反应(IRR)、咳嗽发生率较高以外,二者耐受性相当。
正在进行中/已完成的Ⅲ期临床试验中:GOYA研究比较了R-CHOP和G-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国际GALLIUM研究对利妥昔单抗或Obinutuzumab联合化疗(R-化疗 vs. G-化疗)治疗滤泡型淋巴瘤(FL)做了随机对照研究;CLL11研究显示Obinutuzumab联合苯丁酸氮芥(G‐Clb)优于利妥昔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R‐Clb)。
针对其他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单抗名称
|
靶标
|
适应证
|
研究分期
|
Siplizumab
|
CD2
|
T/NK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1
|
Zanolimumab
|
CD4
|
外周T细胞淋巴瘤(孤儿药)
|
2
|
Epratuzumab
|
CD22
|
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2
|
Dacetuzumab
|
CD40 激动剂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2
|
HCD122
|
CD40 激动剂
|
非霍奇金和霍奇金淋巴瘤
|
1/2
|
TAK‐901
|
完全人源化抗CD40单克隆抗体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1
|
131I BC8
|
CD45
|
淋巴瘤
|
1
|
Alemtuzumab
|
CD52
|
T/NK细胞淋巴瘤
|
1
|
hLL1
|
CD74
|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1/2
|
Milatuzumab
|
CD74
|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1/2
|
AMG 479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
实体瘤/淋巴瘤
|
1/2
|
MK‐0646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
实体瘤
|
1
|
Mapatumumab
|
TRAIL‐R1 激动剂
|
晚期恶性肿瘤
|
1/2
|
Lexatumumab
|
TRAIL‐R2 (死亡受体5)
|
实体瘤/淋巴瘤
|
1
|
Conatumumab
|
TRAIL‐R2 激动剂
|
淋巴瘤
|
1/2
|
Ipilimumab
|
CTLA‐4
|
实体瘤/淋巴瘤
|
1
|
Tremelimumab
|
CTLA‐4
|
实体瘤/淋巴瘤
|
1/2
|
Pidilizumab
|
PD‐1 (B7家族受体)
|
淋巴瘤
|
1/2
|
Urelumab
|
CD137激动剂
|
淋巴瘤
|
1/2
|
Nivolumab
|
PD‐1
|
实体瘤/淋巴瘤
|
2/3
|
Pembrolizumab
|
PD‐1
|
实体瘤/淋巴瘤
|
2/3
|
MPDL3280A
|
PDL‐1
|
实体瘤/淋巴瘤
|
2
|
2、共轭抗体(包括放射免疫疗法)
正在研发中/可用的免疫偶联物(Immunoconjugates)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
抗体
|
抗体类型
|
共轭
|
共轭活性机制
|
阶段
|
疾病
|
药物毒素免疫偶联物(Drug toxin immunoconjugates)
|
伊珠单抗-奥佐米星
|
抗CD22
|
人源化抗体
|
卡奇霉素
|
DNA小沟结合
|
II期
III期
|
NHL
|
DCDT2980S
|
抗CD22
|
人源化抗体
|
Auristatin (MMAE)
|
微管蛋白解聚
|
II期
|
NHL
|
Brentuximab vedotin
|
抗CD30
|
嵌合抗体
|
Auristatin (MMAE)
|
微管蛋白解聚
|
FDA批准
|
HD、ALCL
|
DCDS4501A
|
抗79b
|
人源化抗体
|
Auristatin (MMAE)
|
微管蛋白解聚
|
II期
|
NHL、 CLL
|
SGN‐75
|
抗CD70
|
人源化抗体
|
Auristatin (MMAE)
|
微管蛋白解聚
|
Ⅰ期
|
NHL
|
HuN901
nBT062
|
抗CD 56 & CD138
|
嵌合抗体
|
美登素 (DM1 & DM4)
|
微管蛋白解聚
|
Ⅰ期(HuN901)
|
MM
|
SGN‐19A
|
抗CD19
|
人源化抗体
|
Auristatin (MMAE)
|
微管蛋白解聚
|
Ⅰ期
|
NHL
|
SAR3419
|
抗CD19
|
人源化抗体
|
美登素
|
微管蛋白解聚
|
Ⅰ/Ⅱ期
|
NHL
|
IMGN529
|
抗CD37
|
人源化抗体
|
美登素
|
微管蛋白解聚
|
Ⅰ期
|
NHL
|
抗CD20和非CD20的新型单克隆抗体:有许多有前途的药物,但面对研发策略的挑战,头对头比较研究和药物组合治疗研究正在进行中。双特异性单链抗体(BiTEs)中, 抗CD19的BiTE治疗惰性和侵袭性NHL有活性,但存在非典型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至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有效的毒素/共轭可改善治疗窗,许多药物显示出激动人心的临床活性。
3、靶向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①BTK在BCR下游信号通路活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也参与了其他重要的受体信号通路。BTK抑制剂Ibrutinib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有持久疗效(II期PCYC‐1104‐CA研究);其他还有BR ±Ibrutinib一线治疗MCL的Ⅲ期SHINE研究,Ibrutinib治疗FL的Ⅱ期P2C研究;ABC亚型DLBCL患者对ibrutinib最敏感(Wilson et al. ASH 2012, Abstract 686.)。
②PI3K参与体内多种信号通路:PI3K抑制剂Idelalisib治疗双难治性无痛NHL可获得高反应率[Gopal et al. ASH 2013, Abstract 85; NEJM (2014) 370:1008‐18]。
4、靶向细胞凋亡
ABT-199是第二代Bcl-2抑制剂,这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治疗NHL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迄今研究确定其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药物动力学(PK)支持ABT-199每日一次口服给药;ABT-199对于多个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类型具有抗肿瘤活性在,治疗MCL有最佳反应率;剂量递增试验以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最佳给药方案;还需对ABT-199治疗多个NHL组织学类型的进一步临床研究。
5、免疫调节药物(IMiDs)
IMiD通过与Cereblon蛋白结合、改变底物特异性来发挥其多效特性。免疫调节药物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已被批准治疗MCL,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ORR与ibrutinib相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惰性淋巴瘤(尤其是FL)活性显著,毒性可接受;正在等待相关性试验(RL V R-化疗)数据结果;对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似乎来那度胺治疗非生发中心(non-GC)型的活性更高:R-CHOP方案添加来那度胺(R2CHOP方案)克服了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不良预后;有两个随机试验正在进行中。
6、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nivolumab和pidilizumab有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活性似乎是基于对肿瘤细胞微环境进行调节;存在药物联合治疗的可能。
小结
除了抗CD20治疗以外,B细胞淋巴瘤靶向疗法正在迅速扩大应用,许多靶向新药正在研发中:需要临床前模型来筛选药物组合治疗方案;需要新的临床试验策略以精简新的药物组合评估;为确定疗效最好的患者亚群,相关生物标志物/体细胞突变分析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