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王树滨教授:“云”上相聚第五届鹏城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满载而归!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8/21 10:36:51  浏览量:1026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值此烁玉流金的盛夏,第五届鹏城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编者按:值此烁玉流金的盛夏,第五届鹏城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国内外肿瘤领域知名学者、临床专家及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云端相聚,围绕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领域的最新研究展开深入而热烈的研讨。《肿瘤瞭望》就此届高峰论坛的举办背景与特点,特邀采访了大会主席王树滨教授。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王树滨教授
 
《肿瘤瞭望》:今年已是第五届鹏城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了,连续在鹏城举办这一高峰论坛具有什么样的背景呢?相比前几届,此届高峰论坛具有哪些特点?

王树滨教授:自2015年起,每年一度的鹏城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高峰论坛如约举办。我认为这个高峰论坛的举办既有国内外肿瘤迅速发展的大背景,又有深圳特色发展的小背景。
 
从大背景来看:其一,近年来肿瘤已经逐渐发展成“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国外内外大城市乃至中小城市,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二,肿瘤领域的新技术、新研究不胜枚举。基因、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为肿瘤诊疗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当前,肿瘤治疗主要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宏观发展方向,即樊代明院士提倡的整合医学,需要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及其他生物治疗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整合医学的理念与国家卫健委提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不谋而合,是医疗改革中的重要举措。二是基于基因、分子水平的个体化治疗,即精准医学。基因测序技术的攻破、分子医学的迅猛发展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个人认为宏观的多学科整合医学和微观的个体化精准医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的。二者的关系就像哲学中的宏观普遍性和微观个体性一样,归属同一体系。实际上,也就是5年前,我们才开始将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整合医学凝聚起来,这也是“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的渊源、大背景。
 
从小背景来看,我们高度聚焦深圳这个特殊的城市。其一,深圳虽已列入一线城市,但由于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发展特性,其发展历程比较短暂。不可避免地,在人口数量激增的过程中,深圳的医院建设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发展相对滞后。其二,大家可能认为深圳人口结构年轻化,肿瘤患者应该很少。但实际上,建设深圳的第一代“拓荒牛”已经进入肿瘤高发的年纪。深圳经济发展迅猛吸引了年轻人扎根,也吸引了其父母如候鸟般迁徙、扎根,因而,深圳的老年人也日益增多。而全国异地医保联网也促进了人们异地就医。综上,深圳肿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逼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三,深圳肿瘤医疗资源短缺、肿瘤高发导致了肿瘤患者就医相对困难,也激发了临床医生学习肿瘤领域知识的需求。这是我们坚持每年在深圳举办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的小背景。这几届高峰论坛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会的人越来越多,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都是我们翘首以盼的。
 
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此届高峰论坛也有此特点鲜明。对医务工作者而言,防疫抗癌的双重任务是巨大的挑战。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期间,医务工作者承担着繁重的肿瘤治疗工作,因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是不间断的,也是不能间断的。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促进了线上治疗、云端学习的发展。此次盛会的线上举办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线下学习模式。过去,多数医生可能只愿意参加线下会议,面对面交流讨论;疫情后,医生也在逐渐转变,慢慢接受线上的形式。线上学习交流具有独特的突出优势。一是突破距离的限制,医务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性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与许多顶级专家跨越地域的限制,在线实时沟通交流。二是提供丰富的信息量,且可以回放。对于繁忙的临床医生而言,获取最新信息更便捷。三是扩大影响力,往届高峰论坛的受益人群局限在深圳及周边城市的临床医生,最多也只能惠及数百人,但此届线上高峰论坛可惠及数万人。
 
不仅如此,线上举办还为我们优化内容设置提供了可能。以往受时间制约,会议内容会尽可能压缩,且会设置分会场分享不同的内容。今年,我们首先将会议时长扩展至4天,并通过线上举办解决了线下无法协调的分会场难题。这里,不得不提在会议第二天晚上,我们听闻深圳出现3例新冠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会务组紧急开会、迅速决策,启用全程线上会议,避免人员聚集。其后2天的线上会议,都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肿瘤瞭望》:我们知道,今年高峰论坛日程非常精彩,并且惊喜的发现很多课程是由中青年专为主讲授的,请问您邀请中青年专家授课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王树滨教授:实际上,整个论坛日程的编排凝聚了很多精力和心血。从第一届高峰论坛开始,我们就得到了国内几位院士及重量级专家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单位,也是深圳卫健委三名工程的扶持对象。
 
鉴于深圳发展的特点,政府出巨资引进国内外顶级团队来扶持深圳医疗的发展。2016年,我们医院肿瘤中心团队引进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的放疗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的肿瘤内科团队。我们的肿瘤中心是放疗科、肿瘤内科共同组成,也是国内唯一的双院士团队定点帮扶肿瘤中心,极大地促进了肿瘤中心的快速发展。2017年,我们医院成为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且这是华南地区首家分中心。同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郝希山院士也为我们提供了巨大帮助。2018年,我们医院和郝希山院士团队共同举办的第三届高峰论坛,吸引了50余名国际肿瘤领域知名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詹启敏院士是我们医院肿瘤研究所的名誉所长,其团队成员崔永平教授为所长,为我们的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这几年,我们医院肿瘤中心在发展医疗的同时,也大量投入科学研究。现在,我们肿瘤中心快速发展的成绩以及成功举办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均离不开这些院士及团队的大力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日程中我们设置了多项课题,邀请了很多中青年学者,其目的是为了给这些中青年学者们展示的舞台。当然,他们工作于临床一线,对临床问题的理解、处理更为清晰,对最新知识、研究更为敏锐。可以说,邀请中青年学者,一方面是为了提供机会,加强锻炼、培养他们;另一方面也是为他们提供舞台,分享临床工作、科学研究中的经验并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此届高峰论坛共设置了27个单元、近70余专题,200多位专家参与线上讨论。这应该是深圳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多学科高峰论坛。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参与其中的国外专家较少,但总的来说,此届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其影响力显然远超往年。
 
专家简介
 
王树滨
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
深圳市十大优秀医学专家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主任、肿瘤学科带头人、肿瘤学教研室主任、GCP肿瘤专业组负责人
深圳市肿瘤转化研究重点室主任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负责人
深圳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 MDT专委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肿瘤防诊治专科联盟联盟主席
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聂会珍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肿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