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瞭望FM丨PD-L1or PD-1单抗,谁是靶向治疗的良配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5/6 9:56:58  浏览量:1322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跟随声音的电波,走进学术的殿堂。《肿瘤瞭望》推出全新栏目“瞭望FM”,将邀请国内肿瘤名家,通过音频解说、图文总结的形式,带领读者全方位解读肿瘤研究新进展及热点话题。本期活动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斯璐教授针对晚期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联合PD-1还是PD-L1单抗的话题,总结了新近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其鞭辟入里的思考。

(斯璐教授·瞭望FM音频)
 
在晚期黑色素瘤BRAF突变的患者中,靶向(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或免疫(PD-1单抗或者PD-1单抗+CTLA-4单抗)都是一线推荐方案,到底选什么?学术界一直在争论。
 
靶向与免疫走向联合,早期研究有争议
 
2019年在《自然医学》(Natural Medicine)杂志连发了两篇关于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重磅文章。虽然都是早期研究结果,但临床初步看到了高反应率(72%,NCT01656642:V+C+Atezo)以及生存改善。这种联合策略给临床带来了惊喜。但随后II期KN022研究(D+T+Pembro)呈现的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三药组的有效率为63%,反而低于双靶(D+T+安慰剂)数据(72%),在PFS上三药组也没有达到研究之初设置的统计学终点。
 
究其原因可能有三:1、三药同步联合的副反应导致了过多的停药或者中断治疗;2、样本量相对较小,原有双靶治疗的有效率已经很高,进一步改善临床获益的统计学效能要求较高,导致研究结果HR绝对值虽明显下降,但p值仍达不到最初统计学预测假设结果;3、PD-1单抗与PD-L1单抗在抗体特性以及毒副作用均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靶向和免疫联合的研究重心落在了如何优化联合(给药顺序/调整靶向药物剂量)。
 
2018年笔者也曾报道了ESMO年会上D+T与PD-1单抗间歇联合的早期研究结果显示出了优势(请查找:2018ESMO丨斯璐教授:免疫联合治疗将给实体瘤治疗带来深远影响)。今年的AACR会议分别给出了两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揭示了靶向和免疫到底应该如何联合。
 
研究1:双靶+PD-L1单抗--新的联合标准?
 
设计:IMspire150研究(III期)入组了514例晚期BRAF-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成V+C+A和V+C+P(V:维莫非尼,C:考比替尼,A:阿替利珠单抗,P:安慰剂),前4周为靶向导入期,4周后加入A或者P,V较常规剂量有所减量(见下图)。研究终点为PFS。
 
 
结果: 两组有效率相当,分别为66.3%和65%,PFS分别为15.1和10.6m,HR 0.78,P=0.0249(见下图),亚组分析显示除V600K突变患者,其余亚组均3药组更获益。有效患者的中位维持时间分别为21和12.6m,OS数据不成熟。最关心的副反应中,两组的停药比例(三药都停)分别为12.6%和15.7%,三药组反而更低;单独停用A或者P的比例为21.3%和9.6%,两组停用V或C的比例相当;需要剂量调整比例分别为89%和78.6%,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有7例死亡,3药组主要是感染和肝毒性,2药组主要是心脑血管事件。
 
 
结论: V+C+A在晚期BRAF-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中初步显示出了比双靶更好的生存数据。
 
研究2:间歇给药真的好于持续给药吗?
 
2018年ESMO会议曾公布IMPEMBRA研究结果,先用PD-1单抗(K药)导入6周,以后联合D+T吃7天,歇7天或者吃14天,歇7天的疗效分别为71%和83%,停药比例分别为14%和50%,自此以后认为间歇联合治疗可能优于持续联合(可查阅笔者既往报道)。
 
AACR2020大会上报道了SWOG1320研究结果,探讨了D+T持续口服与间歇口服的疗效对照。共纳入206例患者,随机入组(先D+T导入8周,以后要么持续服用,要么歇3周/吃5周循环服用)。这些患者30%既往都接受过免疫治疗。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年,持续组和间歇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4%和62%,PFS分别为9m和5.5m,P=0.064,治疗失败后大部分人接受了免疫治疗,总生存均为29.2m,P=0.93。在副反应方面,虽然间歇组的血药浓度有所下降,但两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结论:从生存数据看,双靶治疗中,持续给药并未明显优于间歇给药。
 
思考
 
1. PD-L1 or PD-1单抗,谁是靶向治疗的更好搭档?
 
首先从机制上说,从BRAF突变的微环境来看,主要存在两种免疫逃逸机制,一是MHC1类分子的表达下调,意味着抗原呈递阶段也就是特异性免疫的启动环节出现了问题;二是BRAF突变的微环境释放了更多的免疫抑制性因子,导致了更多MDSCs和Treg等免疫抑制细胞的浸润。
 
PD-1单抗主要针对的是特异性免疫的终末端,而基础研究表明DC细胞表面的B7-1可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两者的结合能力介于CD28和CTLA-4两者之间,PD-L1单抗恰好能解除PD-L1对于DC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BRAF突变黑色素瘤抗原呈递缺陷的问题,因此从这一机制而言,PD-L1单抗可能是靶向药物更好的搭档。当然这些结论仅仅是细胞层面的研究,还需在临床中进一步验证。
 
其次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看,KN022研究官宣失败,D+T+Spartalizumab(PD-1单抗)方案的Combi-i研究的结果迟迟未公布;IMspire150研究官宣成功,增效未明显增毒,在晚期黑色素瘤BRAF突变这个领域,PD-L1单抗联合靶向似乎更胜一筹,靶向不需要间歇给药。
 
2. 靶向和PD-1单抗的联合,间歇给药是否更好?
 
先从SWOG1320研究看双靶如何给药。从疗效和副反应看,持续组较间歇组增效未增毒,虽然生存数据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后线治疗和样本量少相关。从机制看,达拉非尼的半衰期较短,又属于可逆性抑制剂,但曲美替尼的半衰期相对长又容易在体内蓄积,故可能这种间歇方案并未做到完全“间歇”;另外MAPK通路的激活并不是双靶耐药的主要机制。故笔者认为并不能认为双靶D+T组合(曲美替尼半衰期相较于考比替尼和Binimetinib更长)的间歇给药方案与持续给药方案相当,在单纯的D+T治疗中,持续给药应该更好。
 
再从IMPEMBRA研究来看靶向与免疫的联合,这时候靶向是否需要间歇给药?结合KN022研究,联合组(靶向持续给药)的有效率和生存数据均降低,可能更多源于联合的副反应带来的停药和中断比例过高,因此适当地间歇给药有利于整体获益,而且PD-1单抗的较高有效率可能能弥补靶向药物间歇给药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在D+T双靶联合PD-1单抗的方案中,双靶D+T给予间歇治疗有其合理性,值得今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确认。
 
参考文献:
 
Sullivan RJ, et al. Atezolizumab plus cobimetinib and vemurafenib in BRAF-mutated melanoma patients.Nat Med. 2019 Jun;25(6):929-935. doi: 10.1038/s41591-019-0474-7. Epub 2019 Jun 6.
 
Butte MJ. Et al. Programmed death-1 ligand 1 interacts specifically with the B7-1 costimulatory molecule to inhibit T cell responses. Immunity. 2007 Jul;27(1):111-22
 
Daniel S. Chen, et al. Clin Can Res;2012,18(24).
 
专家简介
 
斯璐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CSCO黑色素瘤诊治指南》执笔人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指南》执笔人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罕见肿瘤专委会常委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肿瘤学杂志》青年编委副主编
《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黑色素瘤和泌尿肿瘤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总影响因子近150分,单篇最高他引次数372次,在国际黑色素瘤会议上以大会报告及壁报的形式发表会议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癌症中心研究论文特等奖1项。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黑色素瘤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