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前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接受了《肿瘤瞭望》的专访,回顾了CSCO二十余年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新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的特色与价值,以及《CSCO患者教育手册——黑色素瘤》的发布意义,强调了早期识别与治疗的重要性。随着新药与先进治疗理念的涌现,中国黑色素瘤治疗前景广阔,患者有望迎来更长的生存期与更高的生活质量。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斯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即将在厦门璀璨开幕。本次盛会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大会前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接受了《肿瘤瞭望》的专访,回顾了CSCO二十余年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新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的特色与价值,以及《CSCO患者教育手册——黑色素瘤》的发布意义,强调了早期识别与治疗的重要性。随着新药与先进治疗理念的涌现,中国黑色素瘤治疗前景广阔,患者有望迎来更长的生存期与更高的生活质量。
01
《肿瘤瞭望》:CSCO自1997年成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作为CSCO大会秘书长,您对CSCO这些年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深刻的感受?
郭军教授:CSCO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储大同教授、孙燕院士、管忠震教授、廖美琳教授等前辈的领导下,CSCO得以成立并逐渐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吴一龙教授、马军教授、秦叔逵教授、李进教授等一代又一代专家不懈努力,共同推动了CSCO的茁壮成长。
多年来,CSCO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务实的宗旨,将国内肿瘤界的同道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制定了各专业的诊疗指南。我至今还记得,2007年8月,CSCO的第一个专家委员会——黑色素瘤专委会在杭州正式成立。时至今日,CSCO已壮大至拥有55个专委会的庞大规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CSCO推出了首部《黑色素瘤诊疗指南》,这不仅标志着CSCO系列指南的诞生,更翻开了我国黑色素瘤规范化诊疗的新篇章。此后,随着各专业领域指南的相继问世,CSCO指南体系日益完善,构建了一个广泛覆盖、内容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宝库,为全国肿瘤专业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诊疗指导。这些指南以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赢得了广大临床肿瘤专家的广泛信赖与高度评价。
CSCO始终坚守其初心和使命,致力于为中国临床肿瘤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不断推动肿瘤诊疗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为患者的健康和福祉不懈努力。
02
《肿瘤瞭望》:在黑色素瘤专场,新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以及首个《CSCO患者教育手册——黑色素瘤》将正式发布,能否介绍一下两个指南各自的特色和价值?
郭军教授:今年,我们推出了新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该指南进一步补充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针对中国乃至亚洲特有的黑色素瘤亚型——肢端黑色素瘤和黏膜黑色素瘤,提供了更多的循证数据支持。
今年可谓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年初,妥拉美替尼作为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治疗药物获批上市;近期,帕博利珠单抗也获批了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适应证;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上市申请也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值得骄傲的是,中国黑色素瘤的治疗发展不仅与国际保持同步,更在特定亚型上取得了领先地位。中国研究者针对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所开展的深入研究,为这一领域贡献了最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全球性的学术舞台如ASCO和ESMO上大放异彩。
新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是目前唯一对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进行单独分型和描述的指南。从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到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中国的黑色素瘤研究者为亚洲特有的黑色素瘤亚型构建了一个全面的、信息化的循证医学证据链。因此,我们的新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不仅涵盖了NCCN、ESMO指南中皮肤型黑色素瘤的治疗,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的特色。这一指南也被国际上许多其他指南所引用。新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以其全面性、中国特色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成为了推动我国乃至全球黑色素瘤诊疗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今年,我们还首次推出了《CSCO患者教育手册——黑色素瘤》。该手册由CSCO副理事长、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殷咏梅教授牵头,旨在为每个瘤种量身打造专属的患者教育资料。
对于黑色素瘤这一独特瘤种而言,该手册的发布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黑色素瘤作为一种外观可见的肿瘤,其早期识别与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CSCO患者教育手册——黑色素瘤》特别强调了早期发现与识别的重要性,无论病变位于皮肤、肢端还是黏膜,手册都提供了详尽的自查指南与警示信号。
手册内容深入浅出,详细指导患者如何早期识别黑色素瘤,以及如何正确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黑色素瘤(早期、中期、晚期),手册提供了清晰的治疗路径概述,包括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以及晚期一线、二线、三线治疗选择与疗效评估,确保患者能够全面了解治疗方案。手册还深入探讨了面对黑色素瘤这一“癌中之王”时,患者应如何调整心态,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与心理支持建议。我相信,《CSCO患者教育手册——黑色素瘤》将会受到广大黑色素瘤患者的欢迎,并成为他们宝贵的参考资料,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怀与指导。
展望未来,中国黑色素瘤的治疗前景令人鼓舞。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从仅有达卡巴嗪作为治疗选择的困境中走出,如今已有十多种新药及新适应证获批,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与希望。此外,众多在研治疗方案与新药不断涌现,展现出极大的治疗潜力,预示着未来患者有望实现更长的生存期与更高的生活质量。新辅助治疗等先进治疗理念的引入与应用,也标志着我国黑色素瘤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黑色素瘤患者将能够获得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实现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
郭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主任
泌尿肿瘤内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国际黑色素瘤协会(MWS)副主席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0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前列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FDA国家药品注册评审专家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抗肿瘤用药专业组)